張柏芝 Wade 李毓芬 男人IN起來 幸福水漾 

陳靜姑臨水平妖 (圖片 選自 鎮瀾宮全球資訊網)‧據《閩都別記》記載,當年觀音菩薩為籌資修建洛陽橋時,化成一位女子泛舟海上讓人投幣,并許下諾言:誰的錢幣能投中她,她就嫁這個人為妻。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下凡時見洛陽江畔熱鬧非凡,前去湊熱鬧,不慎掉下一根白發,化為一條小白蛇迅速游去。觀音菩薩料到此蛇必是今后禍害人間的精靈。因此,彈出一滴指血,投胎于福州上渡陳家。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陳夫人葛氏產下一女嬰就是后來的伏妖降怪的陳靖姑。  靖姑自幼聰穎,少年讀書萬卷,15歲時到閭山,也就是傳說中的福州下渡龍潭角水下學法,拜許真君為師,學成設醮法、呼風喚雨、縮地騰空、退病祛疫等法朮。18歲師滿,告別師父下山,嫁給古田縣臨水劉氏為妻。下山時,師父讓她不要回頭,徑直走去。可是,她依戀師恩,走24步回頭望師父,從而天定她只有24歲壽數。唐貞元8年,也就是公元792年,福建遭遇大旱,民不聊生。為拯救百姓,陳靖姑不顧自己已懷胎三月,毅然脫胎于陳府,手執法器,駕云于烏龍江上空,念動真言,焚燒血文,終于天降甘霖。而正當陳靖姑祈雨時,白蛇精和長坑鬼前往陳府盜胎并將它吃掉。陳靖姑回陳府發現后,憤怒追殺。長坑鬼落入水中,白蛇精飛進古田臨水一個山洞。陳靖姑便施法壓住蛇精,使它永世不得出洞殘害人間,陳靖姑自己也因為勞瘁飢渴而獻身。傳說陳靖姑羽化后,成了神,仍然經常扶佑百姓,威靈顯赫,因此不斷受到歷代皇帝的賜封,有"臨水夫人"、"天上聖母"、"順懿夫人"等。臨水宮也歷代香火興旺,眾多文人墨客慕名前往游覽朝拜,并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  千百年光陰流逝而去,古田臨水宮現在已經成為眾多信眾朝拜的聖地、游客觀賞的景點。在香火鼎旺的臨水宮正殿,神龕中供有的臨水夫人陳靖姑神像眉清目秀、神情慈祥,神像坐位底下有一個不見底的碗口大洞,傳說白蛇精原來就住在洞中,經常出沒,并化為美女傷害百姓。臨水夫人斬殺白蛇精后坐蛇頭而羽化,從此白蛇精再也無法出洞傷害人間了。于是,人們在建宮之后,讓臨水夫人神像坐鎮洞口。引導記者參觀的臨水宮的主持黃光輝介紹說:   "據說我們陳靖姑娘娘的金身,當時我們科學沒有這么發達,象現在我們為了紀念他可以把他的神像冰起來,當時沒有這么科學,人們為了紀念陳靖姑娘娘,當時就用麻布把陳靖姑的肉身包扎起來,用土塑上去,肉身的座下還有一個白蛇洞,以前就是為了斬這個白蛇,定坐在臨水白蛇洞的洞口。她的真身塑上去以后,千百年來信眾越做越好,以前是一般的塑,現在把金貼上去,越維修越好。  正殿一個是陳靖姑娘娘,旁邊的林夫人,這邊是李夫人,陳林李三位夫人,所以說我們道教稱三奶夫人,就是陳林李三奶夫人。主神就是陳靖姑娘娘,旁邊兩個是結拜的,從閭山學法的時候結拜下來帶到臨水宮要幫助,為民除害,她們就相當于助手一樣。  臨水宮左右有36宮,這邊有臨水太保,后面是陳靖姑娘娘母親的廟--葛太后的廟,還有文昌閣是陳靖姑娘娘父親的廟。他們專門教男女幼童,保佑他們學習進步,讀書。現在外面還建了三清宮,觀音閣。本來我們道教是不建觀音閣的,為什么會建觀音閣?因為陳靖姑娘娘和觀音菩薩還有一段的歷史,當時是她的化身,所以我們這里有拜。"  黃光輝介紹說,在臨水宮的周圍,游客們還可以觀賞到與陳靖姑有關的百花橋、梳妝橋、順天府宮、夫人潭等10多處遺址。  陳靖姑濟世救人的故事千百年來在百姓中流傳著,研究陳靖姑信仰的論著以及以陳靖姑的故事創作的文學作品也不計其數。古田縣鐘孟恭先生就是一為研究陳靖姑文化多年的鄉土作家,他創作的《臨水夫人陳靖姑》生動描繪了陳靖姑生平事跡和仙逝后的神話傳說,深受讀者喜愛。鐘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陳靖姑的信仰體現了一種高尚的精神。  "陳靖姑曾經上閭山學法,法朮非常好,學好了法以后為國家,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在民間傳說非常多。實際上從比較科學的說法來講,應該是女大夫,醫朮很好,特別是婦科、兒科相當高明,這在古代來講非常難得的。還有就是武朮也相當好。最后是因為那時侯我們閩國天下大旱,她為了解除國家、老百姓的災難,帶著身孕去祈雨,最后壯烈犧牲了,殉國了。從民間傳說里就是斬了一只白蛇精,最后把白蛇精坐鎮在我們古田大橋中村的臨水洞下面,而且這位夫人臨死的時候還發誓說死了以后如果不能保護婦女兒童,我就絕對不做神,以后就傳說上天就封她做了一個婦女兒童保護神。  鐘先生收集了許多有關陳靖姑信仰方面的故事:"霞浦的一個老太婆,五六十歲了,沒有兒女,她很希望要個孩子,她又很窮,到什么程度呢?飯都吃不上,那天要去燒第一燭香,沒有錢買供品,那就用木頭仿造了兩根雞腿,上面染上醬油什么的,心里面當然忐忑不安,沒有東西拿去敬給陳夫人啊。門一打開,她第一個沖進去,開始點香了,老人家跪在陳婧姑的像前,給陳婧姑求情說,我實在是太窮了,我沒有東西拿來供你,所以我這兩根雞腿是假的,老老實實的跟陳夫人說,我實在是沒辦法。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大財主,帶著很多家丁,抬著很丰盛的供品,也要來燒第一燭香。這個怎么給你一個窮老太婆燒第一燭香呢?馬上命令家丁,把她趕出去,然后把她推開了,雞腿踩了,然后把自己的供品抬上去,大肆鋪陳了一番,燒了第一燭香了。第二年人們看到什么情況呢?很貧窮的老太太抱著一個孩子來感謝夫人了,而那個仗勢欺人的財主,盡管用了很丰盛的供品,賄賂陳夫人,結果破財。所以這個神特別有人情味,所以大家把她當成母親來看,老百姓口頭上不叫她陳夫人,多數叫'娘奶',本地話就是媽媽。"   鐘先生說,千百年來,陳靖姑的信仰影響十分廣泛,以至在福州,甚至是其他地方的很多民間習俗都和陳靖姑的信仰有關。他說:" 比如說最明顯的,一個就是陳靖姑是18歲嫁到我們古田來的,24歲犧牲在我們古田臨水宮的,這兩個年齡18歲和24歲,據我所知,福州所有的縣市,包括古田和外省的,有這個風俗,女子18歲和24歲,絕對不嫁,要么提前,要么退后,因為她們不愿意犯陳夫人的沖。還有一個是雞腿的問題,老百姓一個風俗,信徒供夫人的時候可以用雞,絕對不用鴨,為什么?因為陳夫人當年祈雨的時候后來遇難了,被白蛇精、長坑鬼害了,這個時候陳夫人的老師閭山法師在半空中出現了,脫下自己穿的草鞋,扔到陳靖姑身邊,化成了兩只雞,陳夫人祈雨是懸在半空的一個草席上,長坑鬼和白蛇精化成鴨子飛到半空中銜著草席往下拉,要把陳夫人沉到水底,法師的草鞋化成兩只雞,去斗鴨子,把鴨子啄的鮮血淋漓,救了陳夫人。因此,老百姓都把鴨子看著是陳夫人的敵人,也就是自己的敵人,把雞看成恩人。還有一個古代坐轎子,轎子上面絕對不能挂燈籠。"  千百年來,臨水夫人陳靖姑的信仰從福州、古田一帶延伸向全國甚至海外,現在全球有華人生活的地方都有臨水夫人的信仰,在台灣對臨水夫人的信仰更為廣泛。據一位專門研究臨水夫人的台灣專家介紹,現在台灣有臨水宮139座,供有臨水夫人神像的宮廟更是不計其數。現在,每年有30多個台灣團組近千名台胞前來朝拜。古田縣已先后三次舉辦閩台陳靖姑文化學朮研討會。2004年10月13號,台灣順天聖母協會進香團的一百多位成員專程來到古田臨水宮,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他們在宮廟正殿的臨水夫人陳靖姑的金身前虔誠地焚香拜謁,祈求神明庇護海峽兩岸的婦女兒童健康平安。進香團成員蕭天贊先生感慨地說:"我們今天我們回到古田臨水宮祖廟進香,我們所有的信徒都以一種虔誠的心感念順天聖母娘娘。我們信徒要以促進宗教以及文化交流著手,以至于經濟各方面的交流,促進兩岸和平。"歷史伴隨著神話逾越千年,在海峽兩岸仍處于隔離狀態的今天,古田臨水宮已經成為聯系兩岸民心的紐帶。文章 取自~中國東南廣播公司版權所有福建之窗網絡信息有限公司設計制作

 

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思旭 的頭像
    黃思旭

    主播

    黃思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